来源:中肛网阅读:0次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些经历,当意识到马上就要进考场了,明天要跟ta第一次约会,马上要在领导同事面前做演讲,肚子里随即兴起一阵便意,忍不住要往厕所跑?
其实,这是生活中很普遍的一种疾病,叫肠易激综合征,它是肠道自身的功能发生紊乱而造成的,主要是因为人体的肠道非常敏感。
当你紧张、生气、情绪激动时,可能会脸红,其实在脸红之前,肠道的表面已经先“红”了,只不过肠子变“红”我们看不到而已。
就是说肠道也能反映你的情绪变化,当人的精神长期处在压力的状态下时,内脏感觉神经会出现失常,导致肠道的功能发生紊乱。
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人无论去到哪,都要先看一下厕所的位置,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我国患此病的人数至少10%,然而人们对此疾病认识有限,甚至对此疾病名称都很陌生,大部分患者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是指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并且需排除器质性疾病或代谢异常相关因素。
发病人群主要为中青年人群,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患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以中青年居多,老年人初次发病者少见,男女比例约1:2。
临床上,根据排便特点和粪便的性状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便秘型少见,以腹泻型为主。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和多种发病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
1、胃肠动力学异常:结肠电生理研究显示,肠易激综合征以便秘、腹痛为主者3次/分钟的慢波频率明显增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高幅收缩波明显增加。对各种生理性和非生理性刺激(如进食、肠腔扩张、肠内容物以及某些胃肠激素)的动力学反应过强,并呈反复发作过程。
2、内脏感觉异常:直肠气囊充气试验表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充气疼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对胃肠道充盈扩张肠平滑肌收缩等生理现象敏感性增强,易产生腹胀腹痛。
3、肠道感染治愈后:其发病与感染的严重性及应用抗生素时间均有一定相关性。
4、因胃肠道激素:某些胃肠道肽类激素如缩胆囊素等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有关。
5、精神心理障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积分显著高于正常人,应激事件发生频率亦高于正常人,对应激反应更敏感和强烈。
二、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但全身健康状况却不受影响。
精神、饮食等因素常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
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
几乎所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或腹部不适,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排便或排气后缓解。极少有睡眠中痛醒者。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排便较急,粪便呈糊状或稀水样,一般每日3~5次左右,少数严重发作期可达10余次,可带有黏液,但无脓血。
部分患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常有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量少,呈羊粪状或细杆状,表面可附黏液。
常伴腹胀、排便不净感,部分患者同时有消化不良症状和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精神症状。
一般无明显体征,可在相应部位有轻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腊肠样肠管,直肠指检可感到肛门痉挛、张力较高,可有触痛。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1、病程6个月以上且近3个月来持续存在腹部不适或腹痛,并伴有下列特点中至少2项:
(1)症状在排便后改善;
(2)症状发生伴随排便次数改变;
(3).症状发生伴随粪便性状改变。
2、以下症状不是诊断所必备,但属常见症状,这些症状越多越支持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
(1)排便频率异常( 每天排便>3次或每周<3次);
(2)粪便性状异常(块状/硬便或稀水样便);
(3)粪便排出过程异常( 费力急迫感、排便不尽感);
(4)黏液便;
(5)胃肠胀气或腹部膨胀感。
3、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
鉴别诊断:
腹痛为主者应与引起腹痛的疾病鉴别。腹泻为主者应与引起腹泻的疾病鉴别。
其中要注意与常见的乳糖不耐受症鉴别。
以便秘为主者应与引起便秘的疾病鉴别,其中功能性便秘及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便秘常见,应注意详细询问病史。
对于存在警报症状的患者不应轻易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这些警报症状包括:
体重下降、持续性腹泻、夜间腹泻、粪便中带血、顽固性腹胀、贫血、低热等,特别是40岁以上出现新发症状者要高度警惕器质性疾病,应及时行结肠镜检查,才能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方可明确诊断。
四、治疗
由于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
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防止复发,提高生存质量。
针对结肠动力紊乱及内脏敏感性增高,有双离子通道调节剂及内脏敏感性调节剂应用于临床。
鉴于缺乏单一、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主张综合疗法,包括饮食、心理、药物等多种方法,强调治疗措施的个体化。
1、一般治疗:
详细询问病史以求发现促发因素,并设法予以去除。告知患者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并详细解释疾病的性质,以解除患者顾虑和提高对治疗的信心,是治疗最重要的一步。
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
高纤维食物有助改善便秘。
对伴有失眠、焦患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
2、药物对症治疗:
胃肠解痉药
用药指征:可用于缓解腹痛、腹胀症状,最好按需服用,急性发作期连服不超过三天,或者对于症状出现在餐后的患者采用餐前服用。常用的胃肠解痉药有特异性肠道平滑肌钙离子拮抗药匹维溴铵、离子通道调节药曲美布汀、抗胆碱能药阿托品、罂粟碱衍生物曲他维林等。
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的药物治疗
溶积性缓泻剂:这类药物含有能吸收大量水分的纤维素,因而可使粪便软化,体积增加,促进肠蠕动和排便,如甲基纤维素。用药前应告知患者,药物不会立刻起效。服药后(尤其是服用纤维素的早期)可出现腹胀,但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或药物减量,不适症状可减轻。
渗透性泻药:常用药物有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目前尽管没有这类泻药用于IBS患者的对照研究资料的发表,但如果膳食纤维和容积性缓性剂无效,可试用此类缓泻药。
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药物治疗
抑制肠蠕动药物:干扰肠分泌(促进吸收)、降低肠蠕动能力,减少排便次数。常用药物有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如地芬诺酯、阿托品和洛派丁胺)。
吸附剂:保护肠道黏膜免受细菌和毒素的刺激,对轻症腹泻有效。常用药物有水合铝镁、蒙脱石、活性炭等。
益生菌
用以调节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生态平衡,从而改善IBS的多种症状。常用制剂有双歧杆菌、嗜酸性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等。
抗抑郁药
降低周围神经张力或改变脑神经敏感度。腹痛症状严重而其他治疗措施和药物无效,尤其是伴有明显的精神症状者可试用。可改善IBS患者的腹痛症状,但在改善整体症状上与安慰剂的效果相同。其减轻IBS患者腹痛症状的作用独立于其改变情绪的效应。
常用的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等。其中三环类抗抑郁药有导致便秘的倾向,避免用于伴有便秘的患者。
止痛药
如需使用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优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避免使用阿片类镇痛药。
五、预后
肠易激综合征呈良性过程,症状可反复或间歇发作,影响生活质量,但一般不会严重影响全身情况。
六、预防与健康指导
1、功能性消化不良应注意保持精神愉快,特别在进食时不要生气、发怒或抑郁。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睡眠充足。
3、饮食宜多样化、富含营养易于消化。进食宜按时定量,不宜过饱,细嚼慢咽,进食时不宜过热过冷。
4、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酗酒、吸烟,勿食过酸、高脂肪、辛辣或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增强胃肠运动功能。
6、尽量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伤害的药物。
声明:本站所有疾病知识及疾病咨询仅供患者参考,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
主办: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中国肛肠病学研究生联合会(APUC)
版权所有:中肛网
蜀ICP备19029548号 川卫网审[201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