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肛网
健康速递

胃肠病学顶级杂志发文: 重视新冠胃肠道症状 警惕粪口传播可能

来源:中肛网阅读:0

导语:2019年12月初以来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肺炎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第六起公共卫生紧急事件,随后被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截至2020年3月4日,全球6大洲76个国家累计确诊病例9万余例,死亡病例3000余例。目前的研究表明,COVID-19的呼吸症状,如发热、干咳、甚至呼吸困难,是就诊时最常见的表现,与2003年的SARS和2012年的MERS相似,提示呼吸道传播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1.jpg

新型冠状病毒存在消化道感染可能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移植科顾劲扬教授团队在《Gastroenterology》在线发表有关COVID-19胃肠道症状的评论文章,指出要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胃肠道症状,警惕潜在粪口传播的可能。《Gastroenterology》杂志创立于1943年,是美国胃肠病协会(AGA)会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领域最顶尖杂志,该杂志在SCI期刊分区和中科院JCR分区中均属于医学1区期刊。

顾劲扬教授在文章中提到,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的报道中有关腹泻、恶心、呕吐和腹部不适等常见症状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且此类症状多发生于疾病早期,表现较轻,随后才伴随出现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

既往在SARS冠状病毒(SARS-CoV)患者的消化系统活检、尸检甚至出院病人的粪便样本中均检测到病毒,提示SARS-CoV具有明显的消化道嗜性,以上研究可能部分解释了SARS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的原因,以及出院患者再感染或发生人际间再传播的可能。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确诊的第1例SARS-CoV-2病例在入院前2天即有恶心呕吐病史,入院后第2天即报告腹泻,粪便和两次呼吸道标本病毒核酸检测均呈阳性。

此外,有研究发现在大多数感染患者的自取唾液而非鼻咽分泌物中检测到SARS-CoV-2序列,院内连续监测接受治疗患者的唾液标本显示病毒载量呈逐渐下降趋势。鉴于检测到肺外病毒RNA并不代表具有感染性的活病毒存在,上述研究继续从唾液中成功体外培养病毒,提示患者唾液腺感染及传播可能。

2.jpg

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存在粪口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也叫做经消化道传播,指的是某些细菌、病毒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又经种种途径进入口腔、感染人体的整个过程。

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在大便中存活,可通过消化道排出的粪便进行传播,如果这些带病原体的大便污染了手或食物,那么就会病从口入,导致传染给其他人。

顾劲扬教授也在文中提到,新近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团队均宣布成功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活的SARS-CoV-2。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提醒我们,当人们与受感染的野生动物或患者接触时,消化系统可能成为另一种感染途径,而无症状携带者或早期有轻度胃肠道症状的人群在之前的研究中可能被忽视或低估。接下来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并鉴别有胃肠道初始症状的患者,研究消化道病毒延迟转阴患者的感染能力和持续时间。

3.jpg

应高度重视患者胃肠道症状

顾劲扬教授在文章中指出,研究显示目前已知SARS-CoV-2与SARS-CoV约79%的序列重复,表明该两种β冠状病毒高度同源,而SARS-CoV的入侵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I(ACE2)在SARS-CoV-2的感染中亦被证实。

众所周知,冠状病毒的人际传播和致病主要取决于跨膜spike糖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域、特异性细胞受体(ACE2)和宿主细胞跨膜丝氨酸蛋白酶(TMPRSS)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病毒附着、受体识别、蛋白酶切割和膜融合等过程,有研究显示SARS-CoV-2的受体结合亲和力约为SARS-CoV的73%。

通过对正常人肺和胃肠道系统的单细胞转录组学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CE2不仅在肺AT2细胞中高表达,而且在食管上皮细胞、复层上皮细胞和吸收性回肠上皮细胞中均有高表达。一旦病毒感染,胃肠道壁对外来病原体的通透性增加,肠上皮细胞吸收功能障碍,引发腹泻等肠道症状,理论上表明消化系统可能易受COVID-19感染。

另一方面,ACE2和TMPRSS尤其是TMPRSS2共同位于同一宿主细胞中,后者发挥水解作用,促使S蛋白工作,病毒进入靶细胞,而生物信息学研究发现可吸收的肠上皮细胞和食道上皮细胞中出现了二者高的共表达率,为COVID-19的消化道感染提供了新的证据。但COVID-19引起胃肠道症状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未来基于ACE2的抗COVID-19策略,如ACE2融合蛋白和TMPRSS2抑制剂等,应加速应用于临床诊断、预防或治疗的研发中。

最后,现有COVID-19临床研究报道了轻度到中度肝损伤,包括转氨酶升高、低蛋白血症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而当时SARS患者中有高达60%的患者出现肝损伤。SARS病毒核酸在肝组织中存在表明冠状病毒在肝内有直接感染,经皮肝活检显示明显的有丝分裂和凋亡,并伴有嗜酸小体、肝细胞膨胀以及小叶活动等非典型特征。有理由相信SARS相关的肝毒性可能与病毒性肝炎,或由于大剂量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和激素引起的药物毒性,或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有关。

有关SARS-CoV-2感染对于肝脏的影响目前还知之甚少。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最近来自于两个独立队列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显示,胆管细胞(59.7%的细胞)而不是肝细胞(2.6%的细胞)中ACE2的表达显著增加,从此推测SARS-CoV-2可能导致肝内胆管直接损伤。

在文章最后,顾劲扬教授强调对COVID-19早期消化道症状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隔离和早期干预。


相关阅读 80%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中肛网

声明:本站所有疾病知识及疾病咨询仅供患者参考,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

主办: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中国肛肠病学研究生联合会(APUC)

版权所有:中肛网

蜀ICP备19029548号   川卫网审[201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