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肛网阅读:0次
第三批药品国采来了,单靠医保战略购买远远不够,还需要依赖医疗行业贯彻落实、用实用好这些惠民成果。三医联动牵连着四方利益:即医保、医疗、医药、患者。此外,药品国采,暂时最受伤的是一些让利、让量的医药企业。
本文,我们结合医疗行业应负的改革角色,先谈谈医疗接下来应如何适应带量采购,再探讨下医药企业未来继续转型的问题。
一、中选药企在看医疗行业响应程度
最近,笔者看到一个标题:考公,考研又考证,现在的年轻人在想些什么?结合第三批药品国采中各路药企的降价表现,我们想引申提问:过评,降价又推广,中标的医药企业在想什么?
回顾一下第三批药品国采的报价现场:大多数原研产品打出高价或10%的象征性降价,而仿制药企则厮杀空前,90%的降幅充斥市场,56个品种中至少出现了14个“一毛钱”品种。
对患者的影响,我们分析:
第一,不管是作为研究者还是潜在的用药患者,担心药企别伤了元气,期待做社会责任、响应药价改革的企业们一定收获大于损失,哪怕收获来得迟一点。
第二,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的脚步近了,比如齐鲁制药中标的大品种肠胃癌药卡培他滨单片、哮喘药孟鲁斯特纳、骨关节炎药依托考昔、肺动脉高压药西地那非都成为低价药。
对医疗的影响,我们分析:
第一,低价或超低价中标的药企、产品还需要做学术推广么?毕竟很多产品只有几分、一毛、几毛钱的最小单位货值。既然做不起推广,做不了2C,那只能2B,希望医疗行业能体谅。
第二,中选药企降价以后,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综合医改的责任必须继续向后传递。医院医生能做的包括但不限于:调整一线用药,提高经济可及性;反思推行基药的得与失。
第三,盘点医和药之间的竞争比较,目前处在医疗用药总量增长,但单位药品价格总体下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同期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未来势必出现医疗服务的标准服务购买。
第四,思考医疗服务在现在及未来的发展、分化趋势,医疗行业应预判到只有在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分化形成高附加值,才能赢得未来激烈、重复的竞争,仿制药的今天未必不是危险。
第五,我们一直担心在医疗和医药竞争中,相当一部分的医疗会落伍,甚至被医药边缘化。现在看来,医疗因供应者的碎片化等因素而显得强大,这使医疗服务改革成为最大难点。
第六,医疗服务改革和分化进步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有希望生存、有机会得到超额利润的医院医生必须努力争得主动,在带金补偿式微的新环境里,找到与新医改匹配的自我价值。
二、中选药企与什么力量结合做产业
第一,想到“卖啥吆喝啥”,关键是吆喝给谁听的问题。以处方药为主的药品必须通过医院处方医师、执业药师才能开出。期待医师、药师更加重视、推行合理用药,推荐的市场精准需求。
第二,“卖出产品就得为购买者负责”,更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出现。很多用药患者之所以继续使用降价不到位的原研药,究其原因是担心缓释剂型等药品即使过评也有较大差异。真实世界证据要不断地抓取。
第三,想到“狭路相逢勇者胜”及“不能哪挤偏向哪去”,选择赛道要看实力和谋略。二甲双胍不是新参与者的推荐赛道,跨国药企拒绝降价的品种或许仍有一片广阔天地。
第四,想到“放进口袋里的金币才算赢得”,要匹配又长又湿的雪道滑翔。比如:患者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疾病;临床刚需却短缺、垄断的药品;过评后适宜少数几家被纳入集采的药品。
第五,中选药企继续做产业离不开利润支持。我们期待一些目前降价幅度极大的药品,假如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在市场供需效率平稳运行后,有回调上升价格的机会,市场是万能的。
第六,中选药企继续做产业离不开较大市场。我们期待在国内支持发展经济内循环的大背景下,能不断为中选药企为代表的进步企业拓宽市场,特别是一部分医保以外的、院外的市场。
以国内仿制药企业、产品为代表的医药行业,作为新医改提质增效的牛鼻子、突破口,正做着暂时的牺牲。做药的实体企业、医药代表们在洒泪的同时能体会到光荣。我们祝愿他们,“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第三批药品国采是重要的分水岭
从“4+7”药品采购金额(降价前)19亿元、扩围时达到35亿元、第二批时达到88亿元,这一批时超过200亿元。我们想到:在新医改深化进行的过程中,战略购买者不仅有一次两次药品国采,还必将再三再四地坚定执行。用骑虎难下形容组织者、参与者、后继者不过分。
国家及地方药品带量采购的积极参与者、中选者一定要总体发展向好、向优,带量采购工具将稳定、持续地打击行业带金销售、低效产品,也将尽最大努力支持、保护改革转型中的药企、医药商业走向健康中国定义下的振兴。这也靠相关企业及时转换思维,有向死而生精神。
我们看到本次带量采购报价现场的企业有三个层次划分:一是部分跨国药企不接受降价,被主流市场淘汰,剩余市场可能也无法插足;二是部分本土巨头药企倾向于理性降价,其若再有带金行为,也势必遭受一体打击;三是部分光脚企业、本土企业把全身心献给了带量采购。
这三个层次当中,前两个层次的企业有些相同特征:一是还可能以较高药价推行一些带金行为,二是实力优势偏向于大而不倒。只有第三个层次的企业、产品必须在带量采购执行阶段被公正地予以保护、支持。否则,就伤了带量采购的元气,中选药企就没有再竞争的积极性。
从第三批到第四批、第五批药品国采,分水岭以后的特征之一是:过一致性评价将成为药企、CRO的自发踊跃行为。理论及现实告诉我们:全部原研药都可被仿制,包括孤儿药;全部创新药都可做类似,也包括孤儿药。跨国药企不论是否进口上市或产地化,逃避不开这种趋势。
有人说,集采就是要搞垮国产。我们认为这么简单评判是不负责任的。在药品集采竞价环节,企业之间的降价意志不可调和、不受控制;在药品中选执行期间,中选企业的合理利益、制度规则的有效实施应受保护。我们说:中选企业并非长袖善舞,只是热爱运动,应笑到最后。
声明:本站所有疾病知识及疾病咨询仅供患者参考,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
主办: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中国肛肠病学研究生联合会(APUC)
版权所有:中肛网
蜀ICP备19029548号 川卫网审[201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