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肛网阅读:0次
截至2月17日13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现有确诊病例70639例,累计死亡1772例,累计治愈出院11007例,现有疑似病例7264例。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社会与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对医疗健康产业也带了较大的影响,对未来的医疗供给势必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这次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暴露了不少薄弱环节,未来的一段时期,政府必将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真功夫,解决公共卫生领域、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公立医院改革和医药器械供需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这次疫情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一些改变,在线办公、远程教育、互联网医疗、在线购物、在线娱乐等深入人们生活,一些智能设备和智慧手段也进入百姓家庭。
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人们万不得已是尽量不会选择到医院去,一些急诊手术和严重病例,才会到医院寻求治疗和照顾。一些慢性病和康复的治疗,人们尽量采取居家的方式。
透过疫情也可以反思一下居家医疗的现实需求,如何针对人们居家的医疗健康需求,立足社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推进上门医疗,加快建立健康监测和紧急救助体系,完善相关激励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
除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其实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也是居家医疗的现实需求。截止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约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603万人(约1.76亿),占总人口的12.6%。
进入60岁以后,居民保持健康状态的比例下降明显。调查显示,进入60岁后,人群中不能保持健康状态的比例达到四成;进入70岁后,这一比例增至60%以上。慢性病是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风险,超过六成的老年人患有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老年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构建有效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应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核心内容。
日本针对老龄化的经验是大幅度增加居住类设施和服务,推行医疗机构的分工,大力发展居家医疗。从日本的医疗服务供给看,医院仅保持少量的高度急性期病床,中等量的恢复期理疗病床、亚急性期病床和慢性期病床等一般性的治疗服务交给康复、诊所等机构,大量的设置医疗外设的诊疗所也就是居家医疗,类似于集体公寓专用于高龄者的住宅,提供居家治疗(上门治疗)服务。
日本虽然强调医疗机构的分工,同时也重视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医院之间、医院与诊所之间、医疗与护理之间、多种职业之间按照医疗政策创造性的开展合作,实现医疗服务的“无缝连接”。最好的方式是同一法人或者同一系统的企业团体进行合并,成立“保健医疗福利复合体”。
不论是疫情的需要还是老龄化的需要,居家医疗和家庭医生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亟待发展的内容。有调查显示,在我国最需要发展的为老服务项目中,居民中半数认为最需要发展上门医疗,四分之一认为最需要发展健康监测和紧急救助服务。
近些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八成以上的社区、村庄都具有步行15分钟可以到达的医疗机构,居民就医便捷性大大提升。但对老年人来说,当前医疗机构等客式的服务方式和基层提供的服务内容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老年人中很多行动不便,需要在家中获取必要的医疗服务,但当前开展上门医疗服务还受到诸多限制,导致上门医疗在多数地区无法落地。
这次疫情对互联网医疗的需求暴增,为了减少到医院的接触机会,人们开始在线问诊和慢病复诊,实施药品线上下单线下配送。除了这些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外,更大的需求是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就是如何提供居家医疗和家庭医生的上门服务,为家庭和患者提供护理、消毒、输液等现实的服务。
各种医疗资源实现“无缝连接”和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家庭医生服务。通过医院与诊所的家庭医生的密切合作,由家庭医生传递居家医疗患者的病例、性格、生活经历、家庭环境等准确信息,家庭医生提供以下上门服务:①诊治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②预防和管理疾病;③看护、护理和医保之间协调等。
尤其对于高龄人员而言,家庭医生的作用最大。大多数高龄者患有多种疾病,从就诊情况看,如果去医院会找多名专家接受诊断,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并且由于得不到综合的疾病管理,对于患者而言得不到更好的治疗。而训练有素的家庭医生往往是全科医生,能够通过综合性的诊断,承担起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提高高龄患者的医疗效果。
声明:本站所有疾病知识及疾病咨询仅供患者参考,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
主办: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中国肛肠病学研究生联合会(APUC)
版权所有:中肛网
蜀ICP备19029548号 川卫网审[2010005]号